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今天是2016年12月5日,星期一,我是主持人吴星雨、王璐,担任本周升旗仪式的是八(3)团支部。 出旗!! 担任本周护旗手的是 吕佳怡,她是个学习态度端正,爱思考的女生。每次有布置数学难题,总能看到她在课间奋笔疾书的身影,多角度的思考方式和敏捷的头脑,总帮助她解决难题。 夏雨,她是我们班的副班长。她乐于助人,成绩优异,她在值日工作中认真负责班级活动也积极认真的参与。在她学习上遇到问题时,也总会去询问老师寻求解题思路。我们相信她的认真负责,一定会使她的学业更加优异。 王皇飞,我们班学习上的佼佼者。幽默风趣的他总能使我们开怀大笑。在课堂上,他有着独立的见解。总能使我们茅塞顿开。在课外,他待人友善,每天他都早早到校,认真早读,希望他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 陈鑫,他是一位温文尔雅的男生。是我们班名副其实的学霸。他管理班级很有自己的方法。又在历次考试中,勇争我们班第一名的霸主之位。 希望他能在课堂上更加积极,能看见他自信举起的手,在课堂上展现他的风采。 下面我宣布升旗仪式正式开始! 升国旗,唱国歌,行注目礼,少先队员敬礼! 【升旗】 礼毕! 请八(3)班同学做好展示准备!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八(3)班的班级特色是什么吗?——没错,是竹竿舞。 竹竿舞又叫“打柴舞”或“跳竹竿”。起源于海南省的少数民族——黎族。黎族祖先生活的地域高山林立、丛林密布,环境错综复杂。黎族先人们建竹屋以挡风雨猛兽,建屋时竹竿经常从屋顶滑落,人们为了躲避竹竿碰头、刺脸、砸脚,便不断地跳跃。此情形趣味非常,于是人们逐渐模仿和改进,形成了现在海南黎族人民的特色舞蹈“竹竿舞”。 那为什么我们班级会选择这项活动呢? 请想象一下跳竹竿的场景。 大家能够想到的是,8个人蹲在地上按照约定的节奏敲击竹竿,配合出美妙整齐的阵型供其他人去跳。 你们不曾想到的事情是,蹲下来敲竹竿的人其实很累,而且常常会被夹到手。而跳竹竿的人呢。得始终相信当他们跳进竹竿时,同伴们一定会齐心协力打开竹竿。 这些都需要配合,需要团结,需要信任。 所以说竹竿一旦敲起来,我们的团队精神训练其实就开始了。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仅仅靠个人能力已很难取得成功,往往需要依靠团队的力量。如果在学生时代就表现出不愿与人合作交往,那么未来,他也很难再各种形式的团队中立足于生存。 这就是我们选择竹竿舞的目的,也和班级采取的6人小组竞争管理体制一样,都是为了提高大家的管理意识,为了将来能更好地适应和改造未来的社会。 接下来我们八(3)班将为大家展示竹竿舞表演。 经过一年多的积累,我们班级已经开发形成了五种不同的跳法。它们的难度呢,也是逐一递增。 首先,是第一节,我们称之为“林中漫步”。这是竹竿舞中最基本的跳法,敲的节奏是“开开合合”,跳的人只要注意节奏,左右脚各跳两下,交替向前进,这一节只要10来分钟就能学会,如果有兴趣的老师或同学,每天的大课间都可以来我们班一起参与。 2接下来请欣赏我们的第二节,名字叫“穿越竹海”,难度系数两颗星,竹竿的节奏是:“开开合开开合”跳的同学用类似跳皮筋的方法轻松前进,需要注意的是:“四位同学需要有默契,同进同出。”那么我们就请女生们为我们展示吧! 第三节,“移步幻影”。这一节的竹竿纵横交错形成“井”字形,并以“开合开合”的节奏匀速滑动。跳的人需要按照约定的时机和步伐,沿着顺时针旋转跳出同样的动作,“井”字形跳法的难度在于,如果有一个人失误,就必定会打乱所有人的节奏,继而中断整个表演。请大家为我们加油吧! 第四节,“轻舞飞扬”,难度系数四颗星,竹竿的敲法和之前完全一致,但是跳的人要加上旋转的动作,我们也是经过了无数次眩晕的痛苦,才能磨炼出如此默契的配合。 最后一节,“鱼跃龙门”,这是竹竿舞中的压轴动作,将跳绳和跳竹竿完美结合。口令是“开合,开合”,跳者需要看准时机侧身跳入,还要尽量跳的高,绳子要快速顺着竹竿敲打的节奏摇动,如果不小心,很有可能出错,要做到人绳合一,实属不易。所以,请竖起你们的大拇指为他们点个赞吧! 10根普通的竹竿,到了我们手中好像附上了生命,随着鼓点尽情跳跃,毫不收敛。这不是一种简单的运动,而是一种凝聚团结的舞蹈! 51个人,51颗心,它们紧系一起,共同完成着这幅多彩的画卷,用汗水,用笑声,把它编织成雨后彩虹般的美丽…… 这是我们八(3)班的特色,绽放八(3)班的个性花朵。 升旗仪式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