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落实新课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师学科素养,切实发挥校级教研的独特作用,创造开放互补、协同发展的教研氛围,5月29日至31日,我校与常州市花园中学、市北实验初级中学、湖塘桥初级中学、芙蓉中学、卜弋中学进行了以“践行新课标 赋能新课堂”为主题的六校联合教研活动。我校老师精心打磨课堂,进行了精彩的课堂教学展示。 01同题异构凝智慧 语文组

我校语文吕正颖展示了《中考专题复习之古诗文复习》、市北实验的吴樱姣老师展示了《带上她的眼睛》一课。 吕正颖老师创设了让学生自己当一回出题人的情境,让学生深入考点,归纳考题的主要特点,探究中考古诗文题目的出题规律,并自己当一回出题人,分门别类来针对理解性默写的题目,并且在小组成员之间交换互测。吕老师的课堂充分展现出展评课堂的特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自己摸索规律、出题、做题,学生积极参与,获得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认为这是一堂对九年级学生来说充满新意,复习有效的课堂。 
而市北实验的吴樱娇老师以海报设计为任务情境,让学生参与科幻电影的海报制作中,从背景设计、C位选择和海报推荐语三个活动,体会科幻电影的魅力。吴樱姣老师的课堂形式新颖,内容生动有趣,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得到了全面的锻炼。 数学组

王婷老师开设了《一箭穿心话最值》的公开课,针对圆中有关线段的最值问题展开讨论,归纳“一箭穿心”模型。通过找定点定长,见直角想直径等方法化“隐”为“显”,熟悉掌握解题的技巧,与“圆”相会,返璞归真,开拓学生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王岩老师开设了《45°角的处理策略》,由45°角自然联想等腰直角三角形,再依托构造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作"水平-竖直辅助线",构造"一线三直角"结构,贯彻了改"斜"归正、化斜为直的思想方法,并通过一题多解,多解归一的教学手段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扩宽了学生的视野。 英语组 
我校英语组姜丹露老师在六校联合教研活动中,开设了一节中考复习研究课,内容为复习宾语从句。姜老师能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展开教学。课堂情境自然,贴近学生生活,教学内容重难点突出,目标明确,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课堂上设计了富有层次的练习,巩固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在评课中,姜老师讲述上课思路,听课的老师围绕这节课开展了探讨。大家认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能依据《新课程标准》进行复习教学,教学过程流畅,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是一节扎实有效的复习课。 地理组

来自市北实验的蒋楠老师展示了七年级地理《巴西》的课堂教学。课堂紧紧围绕学情和新课标,设计严谨,逻辑性强,并且以探究任务的形式层层推进,引导学生层层思考,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思维。 我校杨瑛璐老师的上课内容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她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组织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整合知识、内化知识,注重地理教具的使用,帮助学生地理思维品质的提升。 历史组

钱冬勤老师开设《中共党史专题复习》,钱老师深度整合教材,引导学生由个体到整体,串联主线,理解中国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的选择。最后,通过中考真题演练检验了同学们的复习成果。

卜弋中学的贾瑶老师开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一课,以“矛盾”主线串联整课,思路清晰地呈现了古代罗马兴衰的历程,学生们也是个个踊跃发言,积极做笔记。

课后,历史教研组全体老师对两节公开课进行了讨论。大家肯定了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邹燕组长也对优质的课堂教学提出了自己的展望,相信这些意见和建议将会促进老师们更快进步、成长! 心有所志,方能行远。此次校际之间联谊课程为各个不同学校的老师的沟通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也提供了一个互相借鉴、共同提高的平台,展示了教师的风采,也分享了教学理念,切磋了教学方法,相信勤业中学的教师们一定能够继续潜心钻研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实现共同进步。 (文:各教研组、岳雪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