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的五月,百花盛开;奋斗的青春,光彩绽放。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在学校的精心组织下,八(8)班同学收看了“青春 家国”青年道德讲堂专题电视节目。 从抗疫战士的身上,同学们学到了什么是“舍小家为大家”;在教师“青年突击队”的身上,同学们感受到了奉献的力量;从张祖润老师的身上,同学们触摸到了理想的温度。 什么是青春?越是沧海横流,越是青春底色。无奋斗不青春,无理想不青春。同学们在活动中,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思绪万千,纷纷表示对自己的未来,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认识,也将传承前辈们的“五四”精神,让自己的青春绽放光华。 
时代在变,而精神永存!同学们纷纷写下自己的感悟。 五四情怀 八8胡可 “生活里没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题记 寥寥45分钟时间,再次刷新了我的人生价值观。 他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所以有他们,毅然挺身而出,组成90后教师组成的青年突击队,有千千万万与他们同行的抗疫战士,也有举国同心的凝聚力和磅礴的力量。 他说,“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于是历史见证了—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英勇赴死,以孙中山为首的昂然激进的资产阶级革命分子,也有北京学生们喊着“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涌上街头,虽然被捕,仍然没有削减他们救国的热情,更有自此后登上历史舞台的中国共产党,“赤卫军、青年团、红领巾,走着咱英雄几辈辈人”。 他说,“少年强则国强。”于是一辈辈英烈之士,一代代文人墨客,罔不少年成才,青年功成。 再后来呢?他们传承着五四精神,用行动镌刻他们的心灵,用大爱诠释家国情怀。 五四青年,追梦时代 八8赵乐凯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在纪录片中,许多医护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前往湖北各个地方进行救援,其中不乏有很多80后,90后甚至00后的人。在此之前,有很多人在质疑这些年轻的医护人员能否顺利地完成这份艰巨的任务,而这些青年们用自己的行动来向人们证明了他们也可以独当一面。 除了这些抗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外,还有这么一个团体,他们帮助和照顾医护人员的子女,他们就是由常州市青年教师组成的青年突击队。他们在寒假延期期间,为常州市赴湖北的医护人员子女提供一对一的寒假生活指导。作为人民教师,虽然不在疫情前线,但始终关注疫情的发展,时刻准备出发到最需要他们的地方。 在这个纪录片中,还有一个我印象最深的人——张祖润,他17岁走向三尺讲台,现成为常州市最年轻的特级教师,张祖润来自农村,哪怕现在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却一直没忘了他的“根”,每过一段时间他就会回原来的学校看看,并与乡村教师一起交流学习,他通过线上的方式向其他的乡村教师传递更好的教学方法。他是一个普通的青年人民教师,也是学生思想启蒙的引路人。 这个时代是我们青年的时代,让我们行动起来,创造更辉煌的明天。筑梦华夏,让青春无悔。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八8 易婷 “正当风华正茂,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2020是不平凡的一年,遭遇了百年一遇的疫情,全国共刻时艰,齐心协力。 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为自己是中国人而倍感骄傲和自豪。 白衣战士们坚定不移地请战书上按上了手印。有的是00后,有的是90后,有的是80后……他们都义无反顾地逆流而上,驰援湖北。有个年龄较小的高婷羲,在家里还是像一个孩子一样,却奔赴了一线,由于长时间佩戴医用防护口罩,鼻梁上出现了一个压疮。没有因此而放弃难过,她说道这是我到武汉的勋功章。不禁被她深深地感动了,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青年突击队——是因为疫情而临时组建的队伍,里面是90后教师。他们并没有袖手旁观。他们守护着医护人员的子女,他们还一直关爱着疫情防控期间的特殊子女,给他们送去了温暖。他们不辞辛苦,任劳任怨,耐心地为同学们一一解答。 你们在星夜下奔走,在风雨中坚守,用行动兑现着曾许下的誓言。在我们看见或看不见的地方,都有这样一群人的身影,默默地守护着我们。你们,很平凡,但也很伟大。 我们要不忘初心,做好新时代的接班人,做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