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习自觉发生? 让学生从被动走向主动? 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如何启迪学生的心智? 带着这些在平时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疑虑,我们走进了潘建明校长的直播间。4月24日晚上,潘校长给我们带来了一堂干货满满的直播讲座《让“自觉学习”真实而有效的发生》。常州市勤业中学“自觉课堂”项目研究团队的种子教师们接受了新的知识的洗礼和头脑风暴。

潘校长主要从三个方面和老师交流和分享:“促进自觉性学习发生意义”、“自觉性学习的本质和内涵”和“促进自觉性学习自觉发生”。 每个版块的解读都条分缕析、逻辑严密、深入浅出,老师们收获颇丰。 自觉,是指唤醒学生的责任意识,实现自律和自主等,即内在自我发现、外在创新的自我解放意识,体现自我实现、自我完成。潘校长的讲座让老师们明白了学困生的困惑以及相关的激励措施,也促进老师们提升自我,课堂转型,转变教学行为。课堂不变,教育就不变;教师不变,课堂就不变;观念不变,教师就不变:观念转变——教师转变——课堂转变——教育转变——学生转变。而学生自觉性学习行为要有三要素:内部驱动、自组织策略和外面表现。自觉性学习离不开有效的促进机制,需要通过不同层次学习机制的相互补充和衔接,构筑了自觉性学习机制的体系。作为教师,要确保让学习真实地发生:教师的第一专业是理解学生;教学真正起点是真实的学情;学习的有力驱动是真实问题;真实学情在学习活动中显现;真实差异在具体参与中暴露。

两小时的讲座,给予教师们很多启迪,让教师对“自觉课堂”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相信勤中的教师在不断地进取和探索中,一定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取得突破,走向新的成功!(文:姜丹露/图:邵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