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栏目列表
 
  热点关注
·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第二周食堂食谱
· 2025-2026年度秋学期收费公示
·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周食堂食谱
· 【勤雅德育】暑期余额不足!这份开学收心指南,请同学们注意查收!
· 【勤雅德育】秋风有信 校园有约——2025年秋季开学致家长的一封信
· 尹嘉舟(拟申报高级):述职报告
· 徐杨(拟申报高级):述职报告
· 徐雯雯(拟申报一级):述职报告
· 王婷(拟申报高级):述职报告
· 王立芳(拟申报高级):述职报告
· 陶莹(拟申报高级):述职报告
· 邵磊(拟申报高级):述职报告
 
 
【青春风采】笔尖担使命 青春不“毒”行——常州市勤业中学常报小记者公益夏令营
 
发布时间:2025-07-0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潘小花

在刚刚过去的第38个“6·26”国际禁毒日之际,全社会再次凝聚共识,向毒品宣战。为深化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筑牢校园禁毒防线,引导广大青少年深刻认识毒品危害,同时激发其科学探索精神与社会责任感,常州市勤业中学组织小记者参加了本次公益夏令营活动。

开营启新程 探秘药企实验室

01.jpg

71日上午,常州市勤业中学七、八年级的常报小记者来到常州四药厂,参加了公益夏令营开营式。常州四药厂党委书记、四药公司总经理范新华致欢迎词。他介绍了禁毒教育基地的基本情况,并表达了对小记者能成为“禁毒知识的小小学习者”“禁毒故事的敏锐发现者”“禁毒理念的勇敢传播者”的希望。常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副主任、副总编刘震宇鼓励小记者们在真实的社会场景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理解时代发展的强劲脉搏,积极传播真善美和正能量。我校小记者代表王景弘也在仪式上发言,表示一定要珍惜本次活动机会,坚定以笔尖传递责任的信念。

02.jpg

开营仪式后,小记者们首站走进四药厂医药研发基地。在专业人员引导下,他们近距离接触现代化制药设备与创新研发流程:透明实验室里,精密仪器有序运转;工作人员详解药物从研发、实验到生产的全流程,让大家直观感受医药科技守护健康的力量。“企业对药品研究的探索和创新太震撼了,我们学生也要永葆这份创新力。”小记者龚羽馨的感慨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化身小侦探 解锁禁毒新技能

03.jpg

带着对医药科技的赞叹,小记者们转场至禁毒教育基地,分组化身“禁毒小侦探”。展览馆中,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案例,让小记者们直观感受到毒品是如何无情地侵蚀美好生活;一件件真实的毒品及相关物品,让他们练就了识别毒品陷阱的“火眼金睛”。参观禁毒教育基地,让“远离毒品”的意识在小记者心中深深扎根。

观宣传影片 凝聚青春正能量

14.jpg

最后,小记者们集中观看了禁毒教育宣传片。影片中,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一句句沉痛的警示,从视觉到心灵带来强烈冲击,让大家更深刻认识到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毁灭性危害。

15.jpg

此次夏令营不仅拓宽了小记者们的知识视野,更让他们深知作为“笔尖记录者”的责任。相信他们会以文字为媒、以行动为证,将“禁毒护健康”的正能量传递给更多人,让青春力量在守护社会安宁中绽放光彩。

小记者感悟:

在此次活动中我明白了,毒品会严重伤害身体。吸食毒品后,人会感到短暂的“快乐”,但很快就会心跳加快、头晕目眩,甚至失去意识。长期吸毒的人,皮肤溃烂、牙齿脱落,连走路都会摇摇晃晃。更可怕的是,毒品会让大脑受损,让人失去理智,做出伤害自己和他人的事,甚至摧毁家庭,影响社会安全。

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珍惜它。拒绝毒品,从拒绝第一口开始;远离毒品,从学会说“不”开始。让我们携手努力,让社会远离毒品阴霾,拥抱无毒阳光!——七(1)班 强文轩

走入常州四药厂车间的一刹那,精密的制药仪器让我惊叹不已,讲解员绘声绘色地给我们介绍一台台制药设备,让我们大开眼界。之后参观禁毒馆,一进去就看到“珍爱生命,拒绝毒品”这八个大字,让人触目惊心。每年有多少人因吸食毒品而死亡,有多人因毒品家破人亡,而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又是多么的震撼人心……

这次活动让我明白:禁毒没有旁观者,你我都是宣传员。——七(2)班 张铭煬

讲解员强调了新型毒品的伪装性,可能是“彩色糖果”、“奶茶粉”、“巧克力”等日常用品,极具迷惑性和危害性。那些“只是一次”的侥幸心理,实则是坠入无尽深渊的第一步,要知道吸毒只有0次和无数次的区别。我深刻领悟到,警示我们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所以“远离毒品”并非是一句空话,而是在社会中必备的生存智慧与坚守的生命底线。这些领悟,转化为新时代少年的责任感,我们应该时刻警惕毒品在社会生活中的流动,更应该成为禁毒知识的宣传者。在诱惑的黑夜里,清醒是最明亮的灯火!——七(8)班 韩雪晴

一进去,便看到了罂粟花的模型,看起来五颜六色,似乎没有什么害处,可就是这绝美的外表下却藏着致命之毒,令人触目惊心。接着,我们在讲解员的介绍下,了解到了中国人吸毒的历史,清朝末期,英国向我国大量出售鸦片,导致国库空虚,民众皆吸毒成瘾,丧失劳动能力,使中国人有了“东亚病夫”的称号,开启了百年屈辱史。

禁毒,不仅是警察的事,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让我们一起努力,守护青春净土,享受美好人生!——七(9)班 朱馨彤

活动中,工作人员特别强调了毒品与药品的界限,医生开具的麻醉药品(如吗啡)和精神药品(如某些安眠药、镇痛药),都是治疗疾病的利器,必须严格遵医嘱使用,一旦滥用或擅自加大剂量,极易成瘾。网络兜售的“聪明药”、“减肥神药”往往暗藏着这类管控成分,属于违法行为。我们要擦亮双眼,警惕这类毒品。——七(10)班 邵欣竺‍

(文:岳雪冰/编辑:李立辉/审核:团委、党政办

附件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勤业路287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